bankrun
- 2021/9/25 5:14:52
- 外汇交易经纪商 原创
- 11
.jpg)
北京时间周三(4月7日)凌晨, 美国石油协会(API) 公布的 数据显示,美国截至4月2日当周API 原油 库存减少261.8万桶,预期减少132.5万桶;汽油库存增加455.3万桶;精炼油库存增加281万桶;数据公布后, 美油短线快速走低。
知名金融博客零对冲表示,本周API原油库存连续第二周下降,但产品库存的大幅上升令人意外。
数据公布前美油徘徊在59.50美元/桶左右,随后下滑。
油价今天收盘走高,但在 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来回波动后,又 回到了60美元/桶以下,因为人们认为拜登的基础设施计划可能没有多头所希望的 那么大,一夜之间希望渺茫,这引发了对能源需求的进一步怀疑。
目前的形势是脆弱的,因此油价又回到了最近的低点。
中国的通胀风险更多是 结构性的,同时全球所谓的通胀风险,其实是美国的通胀而非中国 当前中国的通胀更多只是结构性的,PPI确实因为上游工业品价格的 上涨而出现超预期的上升,3月中美两国PPI都超预期。
但相比于美国CPI也在同步攀升而言,中国CPI则比较稳定。
我们此前多次分析过,今年中国和美国CPI会呈现背离走势,因为支撑美国CPI高企的两个因素,货币超发和货币周转提速,并不适用于中国。
由于中国这次M2和社融增速相比于次贷危机,升高幅度较为有限,且升幅大幅低于美国,意味着中国的货币超发并不严重,面临的通胀压力也低于美国。
3月份中国的CPI只有0.4%,虽然有一部分是石油等工业品价格同比 回升带来的,但食品价格随着猪肉价格的 回落,同比已经转负,而且核心CPI也只有0.3%),依然是历史上非常低的水平。
PPI和CPI的裂口回升到历史高位,意味着通胀是结构性的,上游行业比较明显,但下游行业不明显。
历史上来看,这种结构分化的通胀,最终是下游需求减弱拉低上游价格,而不是上游价格传导到下游通胀。
比如,前两次PPI和CPI剪刀差上升到6%附近之后,两者差额会开始缩小,PPI也会随之回落。
如果CPI保持低位,只有PPI同比升高, 货币 政策也不会针对结构性的通胀来 收紧整体流动性。
即便是要收紧流动性控通胀,从根源上讲,应该控的是美国的流动性,而非中国。
随着美国第二轮财政刺激资金陆续落地,美元流动性进一步释放,对应我们也看到4月美债 利率回落、美元回落、股市和商品等风险 资产再度走强。
所以想要控制住通胀风险的抬升,更多还是在于美国紧不紧,而非中国紧不紧。
如果问题的根源不在中国,即便是中国央行收紧了货币政策,也未必能治本。
那么美联储会不会提前收紧货币政策?我们认为概率不低,路径 调整上大概率是先控量、后抬价。
随着美国经济回升加速,美国通胀已经起来,包括PPI和CPI都在加速上升。
美国3月份PPI同比超市场预期,3月份CPI也已经上升到2.6%水平。
如果从环比的角度来看,美国3月份CPI和核心CPI的环比都属于历史上单月比较高的水平(图25),显示通胀的上升不仅仅是基数效应,而是环比也开始加速上升。
目前美国疫苗接种速度是领先于大部分发达经济体的,我们预计到今年秋季,美国就有望在疫苗接种层面实现群体免疫。
按照这种速度,美国二三季度经济的回升还会加速,不仅是CPI会明显高于正常的通胀水平,即使是核心CPI也会明显高于2%的门槛。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美联储考虑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包括缩减QE规模以及未来加息节奏提前。
如果美联储政策基调从偏松向适度收紧转变,那么美国国债利率还会进一步上升,美元也会再度走强, 风险偏好也会随之回落。
尤其是美股层面,一方面近期美股已再创新高,另一方面,鲍威尔最新议息会议后也曾提及,股市某些方面存在泡沫。
如果从风险偏好角度分析,今年2、3月份海外利率上行时,其实就造就了一轮风险偏好的回落,4月份以来随着美债利率回落、美元重新走弱,风险偏好重新回升,也造成了最近工业品和农产品(5.520,-0.05,-0.90%)价格的上涨,而新一轮的商品价格上涨,又再度更猛的推升了通胀预期和实际可能出来的通胀水平。
顺着这个逻辑看,5月可能重新回到2、3月的状态,暨市场再次开始担心通胀风险、担心美联储会不会提前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
4月30日,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提及现在开始讨论调整QE购买速度是适应的,其正在关注美国市场所出现的过度投资和失衡问题。
可见市场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海外 资本追捧 人民币资产热度不减 中国一系列汇率调控措施令 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行情“戛然而止”,无碍众多海外资本持续青睐人民币资产。
“近日 新兴市场投资基金一直在加仓人民币资产。
”前述香港银行 外汇交易员向记者透露,由于东南亚国家疫情形势日益严峻,这些基金正将大量资金从东南亚国家撤离,转投人民币资产避险。
仅在6月1日,他估算多家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的逾5000万美元资金调仓至人民币资产。
这不包括全球大型资管机构持续加仓中国国债资产,以及美元持续疲软令越来越多量化投资型对冲基金继续加码人民币资产。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当周,受美联储延续极其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当周全球投机客的美元净空头头寸增至278.9亿美元,较前一周净增128.2亿美元,这无疑驱动更多全球投资机构押注美元继续贬值同时,加大对人民币等非美资产的配置。
“尽管海外资本持续 流入人民币资产,不大会再度触发人民币快速上涨行情。
”上述国有银行外汇交易员向记者指出。
究其原因, 一是部分外贸企业趁着人民币较快 升值,加大了购汇力度(将人民币换成美元),令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均衡,二是近日南向资金持续增加,也部分抵消海外资本流入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记者多方了解到,与此前人民币快速升值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热钱流入占比不高。
究其原因,一是他们担心美联储可能提前收紧货币政策,导致他们对新兴市场货币的投机买涨押注蒙受巨大风险;二是他们也忌惮中国相关部门采取调控措施,不大敢投入重金豪赌。
“这预示着人民币汇率已基本告别快速上涨行情,除非美元指数出现大幅跳水下跌。
”BKAssetManagement宏观经济研究主管BorisSchlossberg指出。
继本周一(5月31日)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备金率由当前的5%上调2个百分点至7%后,本周三(6月2日) 外汇局一次性向17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了103亿美元额度,这是有史以来单次或单月批准额度最多的一次。
随着人民币停止快速上涨势头,央行顺势调贬人民币中间价,央行外汇局接连出招,一方面有效防止了人民币短时间快速升值脱离经济基本面,另一方面,传递出政策层面仍有充足工具保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区间浮动的信心。
不久前央行官员曾表态:“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而业内也预计:接下来围绕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尤其是股票、债券、外汇市场开放等,落实跨境资本流动均衡管理,央行外汇局仍会有一系列新的举措。
三孩政策落地,对未来的 经济增长等各方面有何影响?央行、外汇局重拳干预外汇市场透露出怎样的讯息?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走势如何?双循环背景下,怎样看待人民币的全球资产配置?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瑞士百达执行董事及亚洲资深经济学家 陈东 陈东的主要观点: 老龄化 抑制经济增长,人口政策必然需要调整; 人民币汇率已到高位,需政策出手抑制单边升值预期; 间接调整手段显示央行审慎调控基调; 美元在政策刺激下呈现弱趋势,长期看好人民币及相关资产走势; 人民币在未来一年仍有小幅升值空间; 疫情持续小规模爆发或将扰动投资和增长预期; 集中度高的一线城市房地产仍有刚性需求。
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人口政策必然需要调整 第一财经:陈总好,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
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接下来对于我们中国经济增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陈东:您好,梁女士,非常感谢邀请我来做这个访谈。
那么刚才您提到新的三孩政策,其实我觉得并不令人意外。
因为实际上中国的人口走势,其实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已经非常的清楚了,显然人口的趋势现在走向老龄化,新生儿人数下降,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制约,所以政策必然要调整。
那么现在我们认为这个肯定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当然未来还需要看到更多的相关的支持政策出台,能不能够真正起到对大家的生育意愿提升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近期留言
标签云集